腺性膀胱炎病人往往因為膀胱慢性感染、梗阻、結石等慢性刺激引起,因此治療上首先是要解除上述誘因,可以使用抗生素控制慢性膀胱感染,服用a-受體阻滯劑(如哈樂、可多華等)等解除膀胱出口梗阻,對于小結石可服用排石藥物,大地則盡早手術取出。
那么在控制上述誘因后是否可以用藥物治療腺性膀胱炎呢?
目前為止,臨床尚沒有治療腺性膀胱炎地特效藥。腺性膀胱炎地治療主要是采用經尿道膀胱病變組織地切除,加上術后定期定量地膀胱內灌注化療藥。除非病變范圍廣泛、嚴重、癥狀明顯而且病變散在各壁,膀胱壁周圍炎癥浸潤明顯,腺上皮增生活躍,高度懷疑或者已有癌變者,通常不采用開放手術治療。
經尿道膀胱病變組織地切除法(TUR),是在半身麻醉(硬膜外或腰麻)狀態下,通過尿道將膀胱鏡植入膀胱內,然后采用電切環或激光直視下切除病變區域,要求切除范圍指收市病變組織周圍約2cm,深度達到淺肌層。同時單純地切除并不能治愈腺性膀胱炎,術后還要進一步隨訪治療。
手術選擇電切還是激光主要看就診地硬件條件和手術者對器械操作地熟練程度。
李維進行了腺性膀胱炎手術,為了省錢,他沒有進行膀胱灌注治療,一個月后,他地腺性膀胱炎又一次復發。
原來是因為腺性膀胱炎具有惡變傾向,同時腺性膀胱炎很簡單復發,因此在通過TUR手術切除了膀胱內地病變后,還需要定期行膀胱灌注治療。其主要目地是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