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的作用與功效有什么,防風可能很多人不認識,這是一種中草藥,對于很多種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功效,很多人對于中藥并沒有什么了解,不知道防風對于我們的身體究竟有怎樣的幫助,對哪些疾病有治療的效果。那么,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究竟防風這種中藥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能止血,又能通經:
“ 防風,去蘆頭,炙赤、為末,治崩中”。正因防風能升脾之清陽,炒黑,則入血分增強止血之效;苯峭璺街杏梅里L配槐角、地榆、枳殼等,治諸痔、脫肛及腸風下血。筆者臨床治痔血等用槐花散加防風、升麻、大黃各等分,同炒黑、存性,共碾極細末,每日早晚空腹取5~6g,米飲湯調服。不僅能入血分而止血,又能引邪外出于氣分,一舉兩得。但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以及氣虛、陰虛者非宜。
能發汗,又能止汗:
“用防風必兼荊芥者,以其能入肌膚宣散故耳”,“若屬外感證,用麻桂嫌熱、嫌猛;用銀翹嫌寒時,荊防用之最宜”,可見荊芥與防風相配有達腠理、發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輔相成。張元素治四時外感,表實無汗用防風配羌活等;劉河間治三焦實熱用防風配荊芥、硝、黃等。前者乃解表兼除濕熱之劑,后者乃表里雙解之劑。
防風配黃芪、白術,即玉屏風散。方中黃芪實衛,得防風則使邪去而外無所擾,得白術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內有所據。所謂“發在芪防收在術”,內外兼顧,誠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筆者用本方加麻黃根、龍骨、牡蠣、浮小麥、烏梅,治自汗、盜汗,均獲佳效。防風的作用與功效有什么。
能止瀉,又能通便:
防風配柴胡、羌獨活等,能散風勝濕,升清止瀉。即《內經》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濕勝則濡瀉”是也。吳鞠通取補中益氣湯加防風,升清陽以止瀉。孫一奎治瀉取蒼術防風湯,亦以防風能升脾陽而止瀉。臨床常見有因脾胃之虛,怠惰嗜臥,肢體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頻數者,用升陽益胃湯,每奏捷效。若因外傷風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瀉者,用痛瀉要方,取防風能舒脾瀉肝勝濕,為引經之要藥。
防風配枳實 (殼)能通便。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風順氣丸用防風升脾之清氣,配枳殼、大黃以寬腸順氣,治中風而引起的風秘、氣秘,使清陽升而濁陰降。王好古用防風合蒼術、甘草為末,加生姜、蔥白煎服,治內傷冷飲,外感寒邪而無汗者。筆者臨床取本方加枳殼(實)、麥芽治心下虛痞,以行氣除滿,消食去滯。
看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防風的作用與功效有什么已經清楚了吧,中醫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對于各種疾病的治療也都很有心得,中藥就是能夠從內而外幫助身體得到調理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