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烏須黑發: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余”。須發烏黑是人體氣血旺盛的表現,須發枯黃或早白,乃氣血虧,為早衰的一種征兆。烏須黑發的治療原則,以滋陰養血為主。常用藥物如何首烏、地黃、女貞子、墨旱蓮等。常用成方有二至丸、扶桑丸、七寶美髯丹等。
二、聰耳明目固齒:中醫學認為“耳為腎竅”,“目為肝竅”,“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老年人多肝腎不足,每見耳目不聰,齒搖脫落等衰老征象。常用補肝明目、補腎聰耳、固齒等法治之。
固齒的常用藥物有補骨脂、牛膝等。常用成方如六味地黃丸(為延緩衰老的基礎方)、玉女煎等。
補肝明目的常用藥物如枸杞子、甘菊花、羊肝等。常用成方有杞菊地黃丸、羊肝丸、明目地黃丸等。
補腎聰耳的常用藥物有磁石、胡桃肉等。常用成方如耳聾左磁丸,即由六味地黃丸加柴胡、靈磁石等而成,為治腎虛耳聾的代表方。
三、安神益志:健忘、睡得早又醒,這是因為腦力衰退所致。治療宜健腦、安神、益志。常用藥物有人參、蓮子芯、龍眼肉、夜交藤、遠志等。常用成方有定志丸等。
四、保養心肺:心與肺是人體中的重要臟器。老年人多心肺不足,每見咳喘短氣、胸悶心痛等癥狀。治療宜保養心肺法。常用藥物有丹參、人參、麥冬、玉竹、五味子等。常用成方如丹參飲生脈散、三才丸、固本丸、八仙長壽丸等。
五、健脾和胃: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身所需的營養物質,大都要靠脾胃消化吸收而來。老年人多脾胃虛弱。飲食減少,大便失調。治療宜健脾和胃。常用藥物有蒼術、白術、陳皮、谷芽、麥芽等。常用成方如四君子湯、扶老強中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不老丹、長壽丸、白術丸等。
六、調補氣血:氣與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多氣血衰少的人,精神差,不耐勞,抵抗力低,易患病,平時就應益氣養血,扶正固本。
益氣的常用藥物有黨參、黃芪、太子參、炙甘草等。常用成方如四君子湯、保元湯等。補血的常用藥物有阿膠、地黃、當歸、川芎、仙鶴草、紅棗等。常用成方如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龜鹿二仙膠等。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