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也需要講究的,如果起床過猛,腦袋暈暈沉沉的非常不適,眼睛睜不開,這時如果不多加注意,起床也跟健康有一定的關系的,那如何健康長壽呢?下面小編教大家一起方法吧。
起床太“猛”的危害
調查表明,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風的發病率的數據在清晨是最高的,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起床時用力過猛做了一些非常常見的“危險動作”,比如早晨起來尿急,突然從床上爬起來上廁所從床上沖進廁所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旋風一樣,這個不經意間的快動作,卻能讓身體遭受到重創,嚴重可以威脅到生命。
因為人在處于睡眠狀態的時候,大腦也是處于一種休眠狀態的,各項生理機能都維持著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也會跟著減慢,血壓也會慢慢下降;人在醒來后,如果下床的動作很大,跟很多電視劇里一樣一睜眼就跳下床開始洗漱,就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很多人都有在睡前定鬧鐘的習慣,小編也不例外。在最晚的時刻鈴聲一響,就突然一下子坐起來,其實這個動作是非常危險的,脖子的活動主要依靠頸部的肌肉收縮來完成,清早,頸部肌肉經過一夜的休眠,處于松弛的狀態,如果突然起床,很容易損傷頸部的肌肉筋膜和頸部韌帶,導致頸椎小關節錯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錯位,嚴重者可以導致椎動脈缺血,出現大腦供血不足,引起腦梗塞。
老年人起床也要講究“慢”
還有很多老年人晚上容易起夜,經常在半夜被尿憋醒,急著起床排尿,也會經常因為起床動作過猛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一些骨質疏松的人因為起床動作太猛導致骨折,這種情況在很多醫學案例上也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早晨一床一定要遵循一點:動作要慢。
講究“三個一分鐘”
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從熟睡狀態到活動狀態的變換交替過程中,一定不要太過急躁,要緩慢的將起床的動作簡單的分為三個步驟,做到“三個一分鐘”,就可以減少心絞痛,腦出血等不幸疾病的發生。
1. 醒來以后在床上躺一分鐘:可以想一想今天要干嘛,也可以盯著天花板發呆,或者轉動眼睛,眼球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運轉,可以鍛煉眼肌,也可以提神清醒。這個時候,血液的循環是比較慢的,血液的粘稠度也很高,如果醒來的時候先躺一下,伸伸懶腰,慢慢的動動腿動動腳,可以促使血液慢慢的流動,讓大腦和身體對于即將起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2.坐起來靠在床頭一分鐘:半坐的體位可以使心臟、大腦、血管的負擔開始慢慢加重,這是一個讓我們的身體較之前的躺姿與坐姿之間一個慢慢的適應預熱的過程
3.坐在床上雙腿下垂一分鐘:起床后不要立馬站在地上,可以坐在床邊等反應正常了再下床,有的人睡了一夜會有點輕微的腿麻,這也是由剛才的坐姿到站姿的一個緩慢的預熱過程,這個過程可以使我們的心跳加快,改善大腦供血的狀況。
我們在早晨起床時,一定要披衣而做,切記不要著涼,注意不要過時間限制,慌亂無張,看看文章的內容,學習一下,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